-
一夜之间许多国家的媒体都学会了AR-15这个说法,而不是此前以不够准确的M16/M4军用制式编号对武器进行描述。但媒体报道也是会出偏差的,读者本身也要判断啊!此次枪手使用的武器是SIG MCX。此外,全球范围(包括部分美国国内)的舆论,都是剑指美国的枪支管理体制,然而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
阅读
-
本周,中俄两国都传出了新一代装备升级的消息。历经三十年艰难研制,“太行”终于可以说是“完全体”了。改进型“太行”比起老“太行”究竟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为什么让试飞员赞不绝口?俄罗斯则在近日为南高加索部队装备了“武士”单兵作战系统,难道“未来战士”真的要来了?
阅读
-
沙特阿拉伯召集了阿拉伯国家反恐联盟20国的35万大军,准备搞个大演习。媒体闻风而动,一举把沙特国防大臣捧成了“全球最有出息的80后”,还没有之一。沙特以“油霸”的豪阔,打造了一支装备超豪华的军队,却被胡塞武装打的灰头土脸。这么大阵仗的军演,到底想干嘛?
阅读
-
8月21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阅兵部队的组成情况。除了奏唱抗战经典歌曲的军乐队与合唱团2400人,以及三军仪仗队方队外,其余10个徒步方队由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现役英模部队组成,他们将在阅兵式和分列式上亮出自己的荣誉旗帜——笔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场面就要在9月3日实现了。
阅读
-
7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及其带来的深重灾难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全民族抗战的烽火早已远去,但关于这场战争,总有一些自称“历史真相”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今年流行的一则流言声称,抗战中共产党抗日武装仅仅击毙了851名日军,言之凿凿,有零有整。
阅读
-
活跃于敌后抗日战场的军民之所以被称为土八路,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手里有很多土造武器——比如这把单打一手枪,是几位工匠合力好几天的作品。而当美国生产土造单打一FP-45时,他们在11个星期里生产了1000000支,平均每支耗时16.6秒。从这些土造武器里,也许能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阅读
-
对比大名鼎鼎的美国援华“飞虎队”,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有点“低调”。但是我们不应忘记,1937年-1941年的4年间,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共有3665人来华支援抗战,累计操作1250架飞机。
阅读
-
美军一身装备20台高配苹果呢!可堂堂德军KSK特种兵装备,淘宝价才8000多,不过是1台iPhone6P的价格多一点。德军怎么连解放军都不如呢?
阅读
-
美国镇压弗格森骚乱用了炮?网友大可不必对此冷嘲热讽。美国政府与警方这次相当克制,值得鼓励,其镇压力量的演化是“民主细节”不断自我完善的最佳例证。
阅读
-
将轿车与拖拉机作对比,任谁都会说轿车更高大上。但是此次工博会展出的无人驾驶轿车与无人驾驶农机,或许能颠覆这样的刻板印象。“北斗”的高精度定位系统,能给拖拉机带来什么样了不起的功能呢?
阅读
-
“占中”非法集会火爆,香港学联在其中厥功至伟。从之前的“反国教”“反双非”和七一游行再到“占中”,香港媒体也喜欢盯着学联作报道。至于香港学运为什么那么牛,不得不提他们的“夜总会”风格。
阅读
-
曾几何时,香港的街头政治运动规模庞大却秩序井然,参与者与警方相安无事,在全球都蔚为奇观。而“占中”者霸占道路一个月之久,与警方对抗频频,还对幼儿进行洗脑教育。如此,香港警方将何去何从?
阅读
-
彭丽媛回忆自己与习近平初次见面,为了测试对方只重外表,特意没有穿上流行服饰健美裤,专门穿了一条肥大的军裤见面……而后便有了经典的问题,更成就一段佳话。
阅读
-
总有一种阴恻恻的声音缭绕耳边,说日本军队的入侵给了中共喘息之机;说中共消极避战谋求自身发展;说中共军队抗战的时候尽干破坏国军的事。证据之一就是所谓“日军从未进攻延安”。
阅读
-
德械师出身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是嫡系中的嫡系,在防御战中却比不上某些战斗意志坚决的“杂牌军”;“委员长卫队”更是子虚乌有。遗憾的是,“土械”大刀的作用也被夸大了。
阅读
-
又是甲午年,街头巷尾都对一系列海战念念不忘。但很多人没有想起从朝鲜一直打到旅顺的陆战。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陆军有百万之众,装备各种先进武器,为何在对阵小国日本时屡遭败绩?
阅读